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资讯】安徽“独角兽”跑出“加速度”
最新动态
【行业资讯】安徽“独角兽”跑出“加速度”
2024-07-17
10
独角兽企业韧性强、活力旺,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近日,安徽再传捷报,据长城战略咨询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安徽省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6家,跃居全国第6位,全省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到422.1亿美元,平均估值26.4亿美元,同比增长56%,跑出了强劲增长的“加速度”。
从“一城独秀”到“六城共舞”,优势赛道和新赛道共同发力。近年来,安徽大力支持独角兽企业培育壮大,“皖字号”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屡创新高。
从“一城独秀”到“六城共舞”
所谓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年限不超过10年,获得过专业投资机构的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估值超过(含)10亿美元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具有较高科技属性,创办时间短、市场潜力无限,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行业权威研究报告统计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我省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别为6家、11家和16家,分别居全国第9位、第7位和第6位。近两年净增数量达10家,仅次于广东(19家)和江苏(14家),2023年净增数量达5家,仅次于江苏(8家),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数量排名连年上升,显示出安徽在科创领域的潜力。除了数量的增加,安徽独角兽企业在全省的分布也更为均衡。
2020年,安徽的独角兽企业均分布在合肥。2021年,芜湖市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2022年,滁州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2023年,蚌埠、宣城和淮南三城齐发,均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全省独角兽企业分布实现了从“一城独秀”到“六城共舞”的局面。
其中,被誉为“风投之城”的合肥,2023年度新晋3家,总数达8家,数量占全省一半。
作为安徽独角兽企业“第二城”,芜湖有4家企业上榜,其中,酷哇机器人是一家自动驾驶全栈方案提供商,率先将智能驾驶技术应用到环卫车辆,实现智能驾驶环卫车的产品化、商业化,推动环卫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无人化转型升级。
“通过采用纯视觉技术,酷哇不仅使自动驾驶系统更加可普及、可负担,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更高水平的性能和效率。”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酷哇将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为构建更安全、更智能的驾驶体验作出贡献。
2022年,滁州市首次有企业入选,成为安徽省第三个出现独角兽企业的城市。英发睿能位于天长市,是一家专业从事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制造、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安徽省首家清洁能源赛道的独角兽企业。
2023年,宣城、淮南、蚌埠闯入独角兽企业新城。坐落于安徽宣城的华晟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HJT(异质结)电池、组件开发应用和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公司,创始人徐晓华2020年带领团队来到宣城创业,仅用三年时间成为安徽最年轻的光伏独角兽企业。
作为较早涉足汽车新零售的头部企业,位于淮南的汽车服务“独角兽”花生好车一直保持着不俗成绩,形成以直租、批售、回租、新能源汽车零售为主的业务板块,可为车主提供方便的近场服务。
坐落于蚌埠的丰原生物是定位合成生物赛道的独角兽企业,拥有菌种、发酵、提取、纯化、聚合、应用开发六大核心生物化工技术,主要生产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生化产品,并重点发展生物材料及其深加工产品。
优势赛道和新赛道共同发力
独角兽企业具有爆发式成长、颠覆式创新等特征,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生力军。随着科技成果的加快转化,安徽“独角兽”培育速度不断加快,所在产业领域也逐渐扩大。
从赛道看,2021年至2022年,全省独角兽企业分布在量子科技、集成电路、数字医疗、新材料和自动驾驶等优势赛道。2023年,全省独角兽企业拓展至10个赛道,其中清洁能源和集成电路优势赛道新晋4家独角兽企业;新零售、智能硬件、农业科技和汽车服务等全新赛道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
优势赛道和新赛道共同发力,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添了强劲的动能。
数字医疗赛道独角兽企业讯飞医疗围绕自身在语音技术和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从医疗健康服务的本质需求出发,通过构建智慧医院和智医助理两大产品体系,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与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可及。
清洁能源赛道独角兽企业清电光伏科技是一家光伏发电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致力于打造品质优异、技术先进、综合能耗低的光伏产品线。
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智能硬件独角兽企业视涯科技,是专业从事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研发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从IC(集成电路)设计、微型显示器件生产、光学系统设计制造到智能可穿戴终端的全产业链业务。
集成电路独角兽企业伏达半导体是业内唯一一家可提供成熟的无线及有线充电系统级方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主要产品为无线充电接收芯片、有线快充芯片、汽车电源管理芯片、电池管理芯片(BMS)、显示电源芯片及保护芯片等,产品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工业医疗等领域。
新零售赛道独角兽企业易久批是国内领先的快消品线上批发平台,为终端用户提供一站式商品采购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供应。
动力电池独角兽企业佳纳能源主要产品有三元前驱体、高端钴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3C、动力和储能领域,是国内钴盐及锂电池用正极材料前驱体制造商之一。
芜湖的集成电路独角兽企业长飞先进半导体专注于以SiC和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产品的工艺研发和代工制造,具有国内一流、完整的6英寸产线设备和先进的配套系统,具备从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到模块封测的全流程代工能力。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高水平人才、高能级资本为驱动,这些独角兽企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是安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优化环境促“独角兽”加速涌现
“独角兽”加速涌现,得益于安徽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
量子科技赛道独角兽企业国仪量子从事以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发布电子顺磁共振谱仪、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数十款产品,是合肥量子产业的“三驾马车”之一。“入驻合肥,我们得到房租减免等一系列支持,缓解了企业初创时期的现金流压力。七年来,我们持续得到研发项目、人才政策等各类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为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事业贡献力量。”国仪量子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新设科技企业服务处,努力培育壮大科技独角兽等科技企业队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省科技厅科技企业服务处副处长苌韬介绍,安徽建立独角兽(潜在)企业培育库,推动人才、平台、项目、仪器设备、奖励等“五个向企业倾斜”。建设运营“投早投小投科技”天使基金群,设立2亿元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3月末,天使基金群基金累计设立子基金24只,投资项目140个,投资金额22.8亿元。省天使基金群基金累计募集到位资金37.09亿元,财政实缴出资15.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比例1∶1.42。安徽省16家独角兽企业均获得过省内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其中,丰原生物、视涯科技等12家企业获得多轮支持。
开展“安徽双创汇”等活动,助力企业技术需求对接,帮助企业精准匹配创新资源。建立民营企业恳谈会机制,持续开展常态化服务企业活动,取得积极成效。持续推动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目前全省已实现60%以上新认定的省重点实验室、70%以上新引进的科技人才、80%以上新立项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均在企业。截至2024年6月,累计为16家独角兽企业提供政府财政性资金支持总额超73亿元。全省创新环境排名上升至全国第3位。
“下一步,安徽将以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为目标,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队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苌韬表示。
随着培育体系的持续完善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增大,安徽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让更多高成长企业成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力军。
来源:
安徽日报1版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